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塞哥
沉迷 Web3 的 ShitVloggor + Poster. 项目投研. 数据分析. | 油管小红书视频合辑:EvanCrypto17 | B站:塞哥Web3 | Telegram:EvanIs17 | ERC-7943 Supporter and @Brickken Ambassador | X 私信系统可能会屏蔽
翻了一下 RWA 资产的数据,毫不意外又创新高了。还跑去专门了解了一下上链最多的 Private Credit(私募信贷) 这个概念,学到了!
我的理解就是有钱人们攒一个池子,把钱借给小企业,高风险高投资,通俗来说就是合法版本的高利贷。据说有年化 8%-15% 的稳定收益。
我想了想,这是目前最性感的 RWA 资产类型啊。
链上美股显而易见,没什么成交量,更没有故事能讲。链上美债又是超大机构背书的生意,收益有限,迭代降息周期,上限不高。
介于中间,私募信贷凭借其高收益、小机构的灵活性更适合币圈宝宝的体质。
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是,私募信贷在现实中有资产要求,普通投资者根本就投不进去,代币上链一举两得,既能解决流动性,又能降低普通人入局的门槛。
这里面能讲的故事很多,收益率的上限会非常高,当然暴雷也绝对是常事。
那怎么让私募信贷更快(合规)地上链?
就又得提一下 ERC-7943 这个新的资产类型(以太坊社区讨论火热), 和一些 B 端的链上解决方案例如我东家 @Brickken ,配合私募信贷,就是一套新的流水线玩法和新叙事。
RWA 是区块链超长周期的核心目标,现在依然在爆发前夜,耐心等待即可。

135
看到 perpdex 又火了,大家开始乱推别的,韭菜们幻想自己又行了,进入早期项目点一点然后拿到几百万空投。
什么是好的dex?
1、有大级别创新
2、产品体验拉满
3、对市场上的大资金(做市商、大户)友好,能快速汇集流动性
这样去判断下一个 Dex 大机会根本不在推特上的各种list,因为大多数都是 Copy hyperliquid 的模式,买个外包撮和引擎,项目就成了。
这些山寨 dex 怎么玩的过 hl?不会以为每个项目都像 aster 有个好爹和野庄吧。
而且 Dex 有一个致命风险,有可能项目方直接跑路,你玩就是在凝视深渊。
好的 perpdex 从不需要铺天盖地的广告,市场自会做出选择。

塞哥2025年8月24日
【PerpDEX 的新范式与新机会 —— 翻译翻译 Jump 提出的 DFBA(双流批量拍卖)】
币圈的 DEX 和交易所发展到现在,交易类型基本都以 AMM(Uniswap )和 CLOB 形式(Hyperliquid、中心化交易所 Binance、OKX)呈现的。
这两个概念我们在之前的视频中唠过:
AMM 由视频可知,伴随着滑点、无偿损失与三明治等 MEV 攻击,交易者和流动性提供者往往都会遭受一些损失;
CowSwap 虽然使用离散拍卖的方法解决了 MEV 的问题,但其代价就是速度过于缓慢,导致高频交易者不会采用此方案。
而将传统中心化交易所方式的 CLOB 方式放在大型公链上的 Dydx、Serum 也因套利者居多,MEV 攻击常有发生。
进而再演化出以 Hyperliquid、Lighter 等高速链为基础的 PerpDEX,该形式虽以牺牲去中心化换得 MEV 安全,但还是难以逃脱有毒订单流的攻击。
因此,Jump Crypto 以自家多年的做市经验,在 8 月 22 日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交易范式 —— Dual Flow Batch Auction 中文翻译为双流批量拍卖,简称 DFBA。并宣称该方法达到了:
1、MEV 保护 2、抵抗有毒订单流 3、公平的交易竞争环境
我真的很想以视频的形式给大家翻译翻译,但发现硬核的还是写成文章形式更适合,要不然各种数字一下子就给大家聊困了哈🙏
————下述仅对比 CLOB 与 DFBA ————
✅ 探讨的前置知识
Maker:挂单者
Taker:吃单者
做市商:通常买卖仅挂 Maker 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赚取价差
自然交易者:市场中进行买卖的一般交易者、不同所之间的套利者以及任何想进行自然买卖行为的,Maker 与 Taker 均有涉及
有毒订单流:通常以硬件/网络优势,快速获取市场的不合理定价行为,与做市商/自然交易者进行竞争,进而获取利润的行为,以我们熟知的方程式新闻知情交易为例。
(注:本文所有的“有毒”仅站在做市商角度,不针对方程式等新闻知情交易人员或机构,这种盈利方式我个人很佩服瑞思拜)
🆘 CLOB 下有毒订单流对做市商的威胁
如图所示,CLOB 以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当市场释放利好消息时,新闻交易人员通常以更快的时间挂上 Taker 单。
做市商/自然交易人员还未来得及撤单就已经被 Taker 单吃掉,这时候做市商往往以较低的价格将筹码卖出,在更高处又要接回来,造成了做市商的损失。
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做市商要尽量在新闻交易者之前完成撤单,并且新闻交易者之间也要竞争,这就会导致一系列的软硬件竞赛,网络延迟,服务器地理位置等等都是成败的决定因素。
这种竞争是“零和”的,要么做市商亏钱、要么方程式们亏钱,但因为 CLOB 形式下 Taker 单更有价格成交时的主导优势(以 10.5 吃单,如果 10.04 有挂单,那将以 10.04 成交)。因此做市商们十分被动,再加上交易所的手续费,这种博弈将变为“负和”。
做市商们为了降低这种情况造成的损失,通常也会将买卖 Maker 单价差拉大,这对自然交易者来说是另一种损失。
🤔 DFBA 对于 CLOB 的改进
DFBA 放弃了 CLOB 中的连续时间优先的概念,也丢弃了对于 Taker 单的优势,反而以保护 Maker 单为主。以 100 ms 时间为周期进行两组拍卖(双流)
具体形式见下图:
a)1-100ms 收集这一时间段的 Maker 与 Taker 单
b)100ms 并行处理两组交易拍卖结果,分别为
买 Maker 卖 Taker
买 Taker 卖 Maker
并对同样价格不同来源的 Maker 单进行比例分配 Taker 成交,不在 100ms 内看谁来的更快决定。
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价格有差异时,以对 Maker 单有优势的价格成交(上图中 C 挂的 10.01 Maker,但最终 A 要以 10.03 Taker 价格与 C 成交)
c)未被成交的 Maker 单与 Taker 单将流至下一 100 ms 周期,以此循环......
🟢 DFBA 如何改进 MEV 与有毒订单流的攻击的?
如图所示,基于上述讨论,如果以 DFBA 构建一个 PerpDEX,当小塞我发起一笔交易时,如果小黑探测到我的交易,那么他花更多 gas 将自己的交易放到几 ms 之前,并想在同一区块先买再卖给我(三明治)。
那 DFBA 对于 Maker 单将在 100ms 时间段内以最优价格成交,也就是以我的 10.03 优先成交。(此处默认同一区块的交易包含了 DFBA 的 100ms ),进而形成了很好的 MEV 保护。
至于有毒订单流,传统 CLOB 方式 A、B 做市商因为来不及撤单,以相对便宜的价格卖出。在图中 DFBA 中在 100ms 内进行拍卖,A、B 做市商的两个订单最终都会以 10.5 价格卖出。
同理,卖出是一个道理,DFBA 很好地保护了做市商与自然交易者的 Maker 单,并且 Taker 单不容易被 MEV。
❓ 为什么是 100ms 的间隔?
原文章中引用了 Binance 在 2025 年 6 月 15 日的 BTCUSDT 永续合约交易量,以 CLOB 和 DFBA 分别对交易者的成交情况就进行了统计,得出了 100 ms 对于价格的波动率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用户的平均滑点都为 0;
并且 100 ms 人类肉眼是察觉不到交易延迟的,这对 UX(用户交互)上也十分友好,交易接近于“连续”。
详情见原文:
而且以目前高性能公链 Solana 的 400ms 打包时间以及 Hyperliquid 的打包时间 200ms 来看,100 ms的拍卖间隔进行 MEV 保护也合适。(100ms 不至于跨区块)
🚩总结一下
原文中我很喜欢一句话 —— 关键问题并非“我们能以多快的速度进行交易?”,而是“我们应该以多快的速度进行交易?” 超过这个临界点,进一步降低延迟就无法为自然流交易者(市场的真正客户)带来有意义的收益。
DFBA 区分了市场的真正参与者,通过相同时间周期内对 Maker 订单的双向拍卖,严防了有毒订单流对于原有交易系统的破坏。保护了做市商与自然交易者,一旦这种交易类型普及,那以新闻知情或者速度获利的交易者/套利者将会非常难受。
就在文章发出来的同一天,Jump Crypto 的投资总监 Saurabh Sharma 在社交媒体宣布寻找愿意构建 DFBA 的交易所创业团队,这预示着 Jump 将会在实际中运用 DFBA 构建一个交易所。
我个人猜测,Jump 在 Solana 上构建一个 PerpDEX 的概率很大,因为 Jump 与 Solana 生态的关系众所周知,届时也许是一个比较大的一级市场机会,也会给 PerpDEX 赛道带来不一样的竞争角度!




9.13K
记得南姐给我说,要明白做视频的优势是什么?
是清晰,是情绪,是沉浸式!
就拿 JY 姐的视频来讲,很沉浸地就了解了日本整个 Web3 的情况,这不比看那些“修改 AI 痕迹文”,清晰的多?
相比于英文区,整个中文 Web3 博主会摸索视频方向,而读者和观众的喜好会萌芽,也会从文字转向视频,这是个双向的、很漫长的过程。
在路上就行。

JY🌱9月18日 11:05
日本,曾是亚洲最早从政策层面拥抱并监管加密行业的国家。前首相岸田文雄曾高举“Web3国家战略”的旗帜,立誓要把日本打造亚洲的Web3灯塔。
多年过去,这个曾经在加密领域经历过阵痛,却又率先拥抱的国家,如今在 Web3 世界里走到了哪一步?
【目录】
00:00 开场
00:30 Why:日本为什么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在Crypto?回顾历史(Mt. Gox)
03:07 How:政策推动/立法监管/税收改革/人才引进
06:06 Now:日本的矛盾,谨慎却试探
07:56 总结
397
热门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