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針對數百萬網上海報的新元分析發現,道德情感語言或許是流量的第一火箭助推器。 大多數花時間在線上發表政治(或任何主題)內容以建立受眾的人都會有同樣的認識:高昂的憤怒和對外群體的譴責是走紅的簡單途徑。 我們在這裡並不是我們自己。現實世界遵循一個友善互惠的原則(如果你對我好,我也會對你好)和負面懲罰(遠離對我們不友善的人和地方)。社交媒體出於各種原因顛覆了這一原則,並鼓勵人們主動尋找並專注於可以作為憤怒、譴責和其他道德情感交流燃料的外群體。我認為這是有點明顯的,我也沒有計劃去修正它,但有時指出明顯的事情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