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 Initia 的聯合創始人 zon @ItsAlwaysZonny 的分享,我覺得特別有道理。 他說,永續合約這種東西,最好不要隨便跑在別人鏈上,而是要有自己的“家”。 原因很簡單 先說用戶體驗。用戶不會為了找條鏈去逛,他們只關心應用本身能帶來什麼。體驗流暢、功能實用,這才是硬指標。無論是永續合約、DEX,還是支付工具,邏輯都是一樣。 再說價值。如果應用依賴別人的鏈,每筆 gas、每次排序,都可能被抽走,最後便宜了那些跟你沒關係的節點和鏈。自己有鏈,就能把規則和價值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歷史也一再證明,頂級應用做到一定階段,都會反手去建自己的地基。Hyperliquid 不滿足只做 DEX,直接上鏈;Binance 有了交易所,再搞的 BNB Chain;Coinbase 推出 Base。先讓應用跑起來,再把基礎設施收入囊中,讓體驗和經濟模型綁在一起運作。 最後是主權問題。不是為了碎片化搞專鏈,而是為了用例的優化。永續合約有高頻交易需求,支付卻不需要同樣的限制。只有自己掌控鏈路,應用才能跑在最適合的軌道上。 所以 zon 的總結就是:應用先行,鏈其次。想要真正長遠,永續合約和頭部應用最終都該有屬於自己的專鏈。 順便預告下,9 月 16 日 @initia 會有直播,聽說可能還會有新的 mint 彩蛋,別錯過這場 livestream。